中学数学教学反思
靖江市城南初中 张弛
《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这节课从两方面的引入。第一,让学生进行接力赛,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和对称性说出矩形和菱形的特征,在“接力赛”中,画出图形,让学生根据图形说出矩形和菱形的特征,这样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二,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正方形的东西出来。
“接力赛”调动了学生的好胜心,“找正方形的例子”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看来这样的情景创设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从而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使学生体味到数学的趣味。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引入还算成功。
接下来进入主题:我让学生动手做两个实验,并从实验中寻找正方形的定义。实验一,让学生利用手中已有的可以活动的菱形模型变成一个正方形;实验二,利用手中已有的矩形用最快的方法剪(画)出一个正方形。这一下子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对于实验一,由于受到前面学习平行四边形变矩形的启发,几乎全班的同学都能自己动手完成;对于实验二,学生的剪法更是出乎我的意料,有的用尺子量了之后剪出,有的用对折的方法剪出,甚至有的模仿前面剪菱形的方法剪出……实验完毕,我提出了几个问题:1、如果四边形ABCD已经是一个菱形,那么再加上什么条件就可以变为正方形?2、如果四边形ABCD已经是一个矩形,那么再加上什么条件就可以变为正方形?3、如果四边形ABCD是一般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再加上什么条件就可以变为正方形呢?4、如果是普通的四边形,那么必须再加上什么条件才可以变成正方形呢?”
两个实验,富有吸引力,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几何画板的课件,让学生在观察动画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关系。从课堂学生的反映以及课后的情况看来,简简单单的一个多媒体课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学生对形体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印象非常深刻。
在学生掌握了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关系之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从边、角、对角线和对称性四个方面归纳出正方形的特征。由于学生对正方形的定义以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关系这两个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所以不用三分钟的时间,各个小组已有了答案。概括出正方形的特征后,马上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习正方形的特征,为的就是应用,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看到的比较多的还是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的特征,而当时只是将正方形的特征用文字表示出来后就马上进行练习。假如当时能再花两三分钟的时间画出图形,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将其特征表示出来,对于学生解后面的习题岂不是有更大的帮助?
大概过了七八分钟后,我看到很多学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练习题,我就开始评讲练习。本节课的练习评讲,我反思了一下,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以后注意的。第一,留给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不够多;第二,没能放手,让学生评学生的练习。
这一节课通过学生接力赛、实验、观察、讨论、思考以及教师的点拨和启发等,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主要得意于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尤其是两个实验,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活泼。
总之,应该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快乐的,使学生保持一颗健康、好学、进取的心及一份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一篇文章: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下一篇文章:《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教学反思 [2007-9-29]
-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2007-11-19]
- 教学反思 [2007-10-8]
- 教学反思 [2007-11-5]
- 教学反思 [2007-11-23]
- 教学反思 [2007-9-29]
- 《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2006-7-14]
- 教学反思 [2007-9-29]
- 《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2007-11-3]
- 教学反思 [200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