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论文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必不可少的因素。在道德情感中有积极的情感,例如对正义的崇敬感,对国家,对集体的热爱等。也有消极的情感,例如对别人做了好事不屑一顾,看到别人取得成绩而产生嫉妒感等。教师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就应该遵循学生情感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巧妙地运用教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一、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学中,巧妙地给学生布下谜团,设置悬念,让学生的情感一波三折。在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引起共鸣,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讲授《要有坚强的毅力》一课时,教师可出示邓亚萍站在领奖台上,同时奏响了中国国歌,中国的国旗正徐徐上升,中国同胞为此欢呼的场面。这时已启动学生们的情感,我就适时提问:“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同学们纷纷回答:“激动、高兴、自豪”。教师接着说:“是呀,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可你们知道她为什么能站在领奖台上吗?请同学们猜一猜。”然后教师接着播放邓亚萍在炎热夏天,不知疲倦,挥汗如雨地练,在寒冷的冬天,她手上冻裂的伤口血流不止,也不停止的场面。学生此时的情感已由自豪转化为敬佩。教师试问:“看完这个片断之后,你们有何感想?”同学们的情感已达到高潮,都懂得了做什么事情必须有顽强不屈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用于生活、学习中。
二、巧用对比激发情感
有比较才有辩别,才会有更深的认识。小学生现在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但要达到认识,情感和行为的统一就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下功夫。如我在讲《保护有益动物》一课时,了解到许多同学星期天在家时喜欢捉青蛙、捕蜻蜓,他们知道这样做不对,可他们仍然在干。这时我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播放了几组课件。第一组的一幅图画是在一棵棉花上,有几条虫正使劲地往棉桃里钻,这时一只燕子飞来了,把这几条虫子捉吃了;而另一幅是一个小男孩正在屋檐下,手伸进了燕子窝里,旁边有几只燕子在喳喳地叫着。另一组是一个小女孩正在给一个受伤的麻雀包扎伤口,过了几天小麻雀伤好了,到处飞着捉虫吃。放完后,我让学生评一评,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时学生们内心的爱恨已清晰可辩,通过正反对比体验,学生就会领会到保护有益动物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夸奖,而伤害有益动物的人会受到别人痛恨。
三、巧体验激发情感
学生能亲身体验一种感受,比老师空说一百遍一千遍都要强得多,体验得深,情感就可以达到一种最高境界,并同时正确指导行为。如有一位教师在讲《讲信用》一课之前,提前一天老师告诉学生说明天第二节课来给学生们教一首歌,学生们都非常高兴。到了第二节课学生们唱完了歌,眼睛睁得大大的盼望着老师给他们教歌。老师好像忘记了自己答应过这节课给他们教歌似的,不慌不忙地拿出思品课本,准备上课。这时同学们的心情已由当时的兴奋变成了失望,有的同学甚至在低声说:“老师说话不算数,说教我们唱歌现在又不教了。”这
四、巧排活动激发情感
在思品教学中安排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内容,既能让学生玩得愉快,又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如有一位教师在讲授《团结合作》一课时,不是把学生们带到教室里,而是带到了操场上,老师把学生平均分成了甲、乙两组进行拔河比赛。老师把甲组同学喊到一边,教他们拔河时,嘴里都要喊“一、二”,然后同时用力,比赛开始了,甲组的同学照着老师说的做了,连续三次他们都赢了,这
在思品课的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进行与教学相适应的多种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达到认知的目的。
上一篇文章: 思想政治课学习方法小议
下一篇文章:思想政治课中"主体.活动.发展"改革指导思想的实践与探究
相关文章
- 浅谈品德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 [2008-6-9]
-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200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