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体育教学论文>> 正文

低年级体育教学的思考

2008-4-23 发布人:lwcool 作者:杨桂苹 人气:
[打印] [评论]

 

    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各自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体育教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从五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一、采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师用语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交谈,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熟悉他们的语言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教一年级学生练习30米跑时,教师用“看看哪个同学跑得最快、跑得线路最直好吗?”这类语言,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快速跑的基本要求是“直”和“快”,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兴奋度,还让学生感觉到与自己十分接近,从而作出肯定的回答,使学生乐于进行有效的练习。

     二、讲解形象、示范规范

    教师的教学示范动作要规范,并用形象的语言分析、讲解动作要领。教一年级学生学习队列练习时,教师要“看那组同学能做到‘快、静、齐’好不好?”来引导学生。教学齐步走练习时,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并要求学生记住“一二三朝前走,左右迈步往前看,两臂前后来摆动,身体正直不偏头”。这类语言比较形象、生动,简练而有韵律,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牢,有利于学生学习并掌握动作要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安排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课教学内容,采用低年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性强的练习形式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学投掷课时,课前先布置学生自制好250克的沙包,上课练习时让学生投打小木柱、投打地靶,或投进圆桶里,要求学生比一比谁投得既远有准。

    安排灵活多变的的教学方法,采用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练习,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准备活动时,每次都是一成不变的慢跑、加做体操,低年级小学生就会提不起劲,产生抵触情绪,效果也不好。必须交换运用多种练习,合理采用队形练习、多人操、拍手操、小游戏、集中注意练习等练习形式,灵活组织教学,提高准备练习的效果。

     四、鼓励教学

    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教学活动,宜多采用鼓励教学,让学生在鼓励中学习。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好胜心强。加上室外上课受干扰的因素多,易发生偶然事件,如天气炎热、大风天、寒冷天气时,低年级小学生在做游戏时难免出现碰撞、摔跟头等现象,这时候,教师应着重鼓励教育,启发和激励小学生的好胜上进的欲望,发现好的典型要及时表扬,对完成动作练习有困难的小学生要多关心、帮助,出现不好苗头应该以理服人,说服教育,严格要求每个小学生执行体育课堂常规,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上好小学低年级体育课,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钟山镇第二小学 杨桂苹



<1>

上一篇文章: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文章: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