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
一、问题提出
当前,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是全面实施和推向深入的阶段,原来的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要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同时强调学生的发展,创造力和人格的培养,对我们小学体育学科来说要努力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不断优化的现代教学环境,实现学生的认识发展与人格发展的统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青年一代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而且要进行深入的教学实践,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实践研究体会:
引导发现法就是把单纯的接受关系变为教师引导与学生发现的关系,它是由老师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知识能力水平,把教材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发现过程,然后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文化科学知识和运动技能固有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总结规律。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体育教学和体育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归纳分析法:将所查阅的资料,结合自己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和实践进行归纳、分析。
调查问卷法:问卷调查。xx小学四年级1班、2班同学对他们的学习体育课兴趣及对教学方法的问卷,回收80份,回收率100%。
三、研究对象
xx片小学四年级1-2班的全体学生(80名)。
四、实践与分析
引导发现法的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进行探究——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老师引导、归纳总结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该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和教师的引导。通过形象、生动、切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创设和教师的语言引导,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意识,从而获得就知识、技能、发展探究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例:双手头上向前抛实心球,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教学重点是:抛掷时要做腰腹力量帮助手臂用力抛出,为了使学生发现这一关键问题,我运用具有一定高度的一横绳,根据学生不同身高特点给予设置成斜线,在地上也设置距离中线不同远度的投掷线,然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投掷能力的线进行投过横绳练习,并且让学生在完成基本投掷线后可不断进级,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怎样才能抛得远?
自主学习、进行探究
由于情境的创设和教师引导,使学生从有关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在观察和体验中把显著的个别事实,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对所发现的问题做出各自的探究。
例:在小学体锻达标中,50米跑是一个难点,我仔细观察了好几个同学,他们奔跑时除了动作紧张外,跑运动的路线成“S”形的颇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及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我就设置了“S”形和直线的二种不同的跑动路线,让学生结伴探索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发现,采用这二种不同的路线所产生的结果不一样,发现跑“S”形比跑直线速度要慢,那为什么?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由于个体所产生的结论有时缺少客观性、科学性。因此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得正确的结论,并通过实践来检验结论是否正确。
以快速跑为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二者的结果不一样,跑直线比跑“S”线快,教师可提出那是为什么呢?在室内课上引导学生们讨论,最后我通过设置在黑板上同一起点上的“S”线与直线取下后拉直进行比较,学生发现:“S”线比直线要长,也就是说“S”的距离长,从而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为什么要跑成直线的道理。而这些知识的掌握完全是在老师引导和学生的发现中产生的。
老师引导、归纳总结
“引导发现法”教学过程的最后要对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所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通过教学使学生们学会了根据现有的条件及时地加以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并知道了为什么?这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五、引导发现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
引导发现法在跳踢教学中的实践
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不断地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如果总是按示范——讲解——练习——普遍模式进行,就显得呆板、单调、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四年级“盘踢”一课中采用引导发现法,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每人一毽在多媒体教室里让学生试练盘踢,在学生自主学习盘踢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左脚踢毽不顺、很难,学生间展开讨论,为什么呢?有学生说…右脑控制左脚,右脑不发达,所以左脚不灵活、不顺。“对”,师这时适当解释并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盘踢几个关键步骤的动作画面:如迎毽的时机、毽子的垂直上下、脚内侧踢毽的部位等,学生在教师、画面的引导下自主地讨论、模仿、尝试,在实践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兴趣浓厚,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引导发现法在前滚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在教学前滚翻时,我先为准备好足够的体操垫子,在准备活动时可要求学生合理地利用垫子进行活动,老师观察,然后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刚才在垫子上活动形式中的一种前滚翻。
此时的学生在满足自我发挥、自我表现的欲望之后应该是兴奋中带着点跃跃欲试,教师即可适时提出如下问题:
我们在做前滚翻时两手撑垫子的方向如何?
应该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先着垫?
滚翻时身体应该成什么姿势?
怎样才能做到滚翻后起立?
学生带着诸多的疑问和自己的想法开始了练习。练习中学生起初自己发现问题是头顶先着垫翻不过,脚伸直也翻不过去,有时方向不正了,翻过后坐在垫子上起不来等等。但练了几次后,有的小问题迎刃而解了,而作为重点团身不紧却不易解决。这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只等篮球和一块正方形木块在垫上滚动,学生会发现正方体在我手的轻轻作用下不动,而球却顺垫滚一下,(那么在做前滚翻时,不团身就像长方体,而团身后就像球)我就让每个学生躲在垫子上抱腿弯腰低头做“球”,在垫子上前后滚动,然后我要求两人一组做团身滚动,让学生体会什么叫团身紧,在不知不觉中“团身紧‘的难点解决。
上一篇文章: 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初探
下一篇文章:“自助加菜”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
相关文章
- 浅谈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07-11-15]
- 浅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2007-1-19]
- 体育课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2007-5-22]
- 试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2007-4-4]
- 改进学习方式,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体育教学案例... [2006-6-12]
-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006-6-12]
- 浅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07-10-10]
- 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2008-6-23 12:24:04]
- 小学体育游戏指导之我见 [2006-9-27]
- 体育教师如何当好新角色 [2006-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