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音乐教学论文>> 正文

新课程音乐课堂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2008-2-4 发布人:lwcool 作者: 张智利 人气:
[打印] [评论]

摘要:

伴随着音乐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课堂随之发生了变化。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使他们从中受益。因此,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本文就教师如何在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自主参与、激发兴趣、教学情境、评价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使他们从中受益。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因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已成为实际教学中实现主体性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观念更新了,教学形式多了,学生的话语多了,课堂变得热闹了。那么是不是说我们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在积极参与了呢?

其实,透过热闹的课堂表面,我们可以看到比较严重的问题。课堂参与问题多多,情况也比较严重。

1.参与的不均衡性

现在的课堂,表面上看看,好像很热闹,但是当你仔细分析做一下统计的时候,却感觉有点可悲。一堂课往往个体表达的人次不到三分之一,其中特别是个别学生发言次数多达5、6次。这样的个体参与无疑变成了好学生撑台面,大部分学生做陪衬。

2.参与的不持久性

特别在低段的教学中比较突出。由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不能长时间的投入课堂,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往往很多课,学生只是在某一个阶段比较投入,兴奋期过去,便有点自由散漫了。

3.参与的被动性

课堂上有些时候似乎是学生在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但是通过仔细的分析这都不一定时学生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很煽情,学生却很显得麻木,完全不能进入教师所希望的那种境界。

从以上列举的类型看,我们的课堂无疑还存在着假参与的现象。因此,怎么样让每个学生参与进去,怎么样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怎么样让每个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各个环节中? 

一、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自主参与学习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古往今来,凡是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该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美的同时,激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因此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师首要任务。在 课堂教学中, 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学生自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1、  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在音乐教学 活动中 特别注意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集中全部 感官参与音乐 活动。 例如教学《森林音乐会》这一课时,在学生进入课堂的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森林画面里面有很多的小动物在活动,在《嘀哩嘀哩》音乐的伴奏学生与老师一起律动进教室,音乐的美妙画面的活泼的使学生马上被吸引了,同时引发了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时教师导入:今天老师要带着小朋友开着火车到一个有趣的地方感受春天,使学生老师共同进入情境中,并进行轻松、愉快的学习。

2、倡导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把握时机激励多参与合作学习,采用班级授课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以合作学习小组形式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如在上欣赏课是可以有全班同学集体静听,听后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课例描述】

我在上《摇船调》这一课时,节奏训练这一环节采用了了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形式进行猜谜游戏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难点附点节奏。

1、出示课件:(猜谜游戏)

要求:请同学们用和老师相同的节奏来回答。 (师生合作互动)  

如:X  X   X   X· ︱ XX    XX     X   O ︱ 

A、什  么 圆  圆,  在呀 在半 天  呦? 

答  月  光 圆  圆,  在呀 在半 天  呦

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运用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提高兴趣。

2、拍手游戏:请个别上来拍手游戏,同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

(设计意图:将歌词的学习采用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猜谜形式,从听觉入手,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式合作学习的歌词游戏中来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难点附点音符,初步体验歌曲中的节奏,为更好的学唱全曲打下基础。)

在这堂课例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运用最简单手段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收获与乐趣。看来,把握好合作时机是提高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途径。 

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促成其自主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师应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能真正有参与尝试的机会,使他们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1、自主探索 寻找规律

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作为课堂中的辅助教学已经是必不可少的, 理论知识的

教学往往也是比较枯燥的,要想很好地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其中的奥秘,探索其中的规律,是很困难的。以直观的形式通过尝试运用“ ——奏 ——唱 ”互动法进行 节奏 教学,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课例描述】

     在教唱歌曲《小拜年》的教学过程中,歌曲中出现了: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这个节奏在歌曲中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怎样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呢?

  师:小朋友们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还敲起锣打起鼓呢。(出示打击乐器锣)

师:邀请小朋友们自己上来拿着锣进行试敲,看谁能够敲出过年欢快的气氛。

学生活动:拿着锣表现自己认为热闹的节奏,学生自己摸索。

      通过学生自己摸索敲锣的姿势,教师再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学会了敲锣的正确姿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情况下学会了打击乐器“锣”的演奏方法,并自然的引出了歌曲中的节奏)。

师:老师这里有一组节奏,请你们听一听是不是又好听又热闹呢?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

  生:是的,也想来尝试一下。

    于是老师就请学生上来敲一敲,没有乐器的小朋友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找自己身边可以代替乐器的来表现节奏。

  学生活动:开动脑筋,用拍手、敲凳子、跺脚等形式来表现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会了打击乐器锣的演奏方法,使其更主动、更快地掌握所要掌握的知识,并培养良好聆听习惯与辨别能力。)

本堂课通过敲 奏结合,循环互动,使学生 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主动参 音乐教学 活动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 能更好的学习、掌握节奏,活跃了课堂氛围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2、自主探索  创编歌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创作活动,可以根据原有歌词或节奏进行创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来写一写,可以是借用熟悉的音乐片断,采用其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自己填写歌词,这个歌词可以是适合课程内容,也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碰到的现象,还可以是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感觉或自己的心情。同学们自编自唱,自得其乐。通过当当小作曲家,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创新思维也在自由创作中得当发展。

三、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保持其自主参与的时效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系。教师根据需要,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暗示,引发情感变化帮助学生迅速的理解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保持持续不断地的兴趣和需要,使学生积极的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1、故事形式创设情境

对于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故事始终有着很强的“诱惑力”,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运用 语言描述讲故事 手段,精心创设教学奇境,使课堂导入巧妙自然

【课例描述】

一年级唱游课《森林音乐会》时,我如何创设情境导入,与感受音乐中不同形象。

1、师:今天张老师要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做客。准备好了吗?(播放动画场景有许多小动物,音乐《嘀哩嘀哩》,和学生律动进教室,营造快乐的氛围。)

2、师:春天可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就连小朋友的笑容也格外灿烂。张老师也忍不住想带着小朋友开着音乐的小火车到一个有趣的地方去感受春天,火车司机们准备好了吗?《火车开了》作为练声曲。

3、复习歌曲《布谷》

首先来迎接我们的是布谷鸟(表演唱《布谷》).可以跟布谷鸟欢快的唱一遍。

布谷鸟的歌声可真美丽张老师也和小朋友们一起唱一唱,如果小朋友们歌声再跳跃点就更美了。(复唱歌曲)

4、  导出感受歌曲:《两只小象》

师:听,从远处走来了谁呀?(播放《两只小象》音乐)

生:小象……

本课例通过童话故事的描述将学生带入到了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使学生更快的理解音乐的含义,主动参与到了音乐表演中来,特别是故事的情境中对已学的歌曲进行了复习,并且很自然引出了所要学习的新课《两只小象》歌曲对音乐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学生表现出了激动、兴奋的状态,从而感受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体验了作品的音乐美。

2、美术形式再现情境

    利用美术的形式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再现情境时,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的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欣赏乐曲 月亮月光光 ,我让学生 边欣赏边用画笔描绘乐曲中所表现的 月夜的美景, 并将学生画的进行展示与大家分享 。孩子们的图画真 很认真,使 我眼前一亮:画 中有迷人月光 七彩的树;整齐的田园;开始学生对于歌曲中出现的歌词“起厝”这个词语不态明白,我就在学生画的画上通过几笔加入房子,学生马上恍然大悟立刻明白了, 我把他们的画贴在音乐室的墙上,配上《 月亮月光光 》音乐作 背景 音乐 ,让他们自己去边走边看边听, 通过图画让学生描绘出音乐带给来的感受,课堂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3、多媒体展示激发情境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运用多媒体 可以把音乐要表现得内容直观的表现出来,并能 营造出声画并茂的情境 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的音乐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近音乐”与“走进音乐”,发挥视听通感作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运用图、文、声、色并茂的效果感染学生,时课堂教丰富多彩,生动直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带动学生的情绪,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四、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其自主参与意识

灵活多样的调动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参与意识转化为实践活动。

1、参与思考

在学生聆听音乐《我是草原小骑兵》时,我出示“草原风光”图(为了给音乐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围绕主题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思考不但加深了对音乐理解,更尝到了独立思考的“甜头”,使他们乐于思考,这样在学习中就有了积极性和动力。

2、 参与实践

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如在让学生学习各种打击乐器的敲击方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摸索、尝试,敲敲、打打参与感知,感受乐器的声音及各种不同方法所敲击出来音色的不同,学生无不乐在其中,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3、参与讨论

“当 我们给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和同学、教师交流自己的知识时,就会使他们欢欣鼓舞,使课上得生动活泼,造成一种集体工作的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至理名言给我们的启迪: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方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这一教学宗旨。

五、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激发其自主参与的内动力

发展性评价观认为: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旨在促进发展;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我们要实现音乐的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重视学习过程,实施情景化评价

评价不是一个结果的呈现,而是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淡化期末考试,重视学生音乐课堂学习的过程表现。在过程评价中不仅针对在音乐感受、节奏、体验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对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如学生上音乐课态度认真、回答问题积极而且声音响亮、参与合作活动时或角色表演中体现的各方面能力),都应给予肯定,及时评价记录,成为学生音乐成绩的重要依据。

2、尊重智能差异,确定评价标准

小学生感情是很敏感而且丰富的,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评价,会使他们了解和确认自己的成效和能力,但学生的智能存在着差异,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我对学生表演、创造性的表现手法、不附合常规的推理、精彩的表述、丝毫的点滴的进步等等给予学生真诚的赞赏;如“你唱得很棒”“你是小小音乐家”“你真有一双音乐的耳朵”“老师发现你真的很有创造力、想象力”“你的舞蹈动作很有特色”“你的才能使我佩服”“今天第╳╳组的表现有进步,特别是╳╳小朋友表现最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让学生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得到了肯定,就激发起更强的成就动机,增加了对学习的自信心、上进心,从而发挥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这份情绪和情感地投入,使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推动了他们自主参与学习。

3、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在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除经常使用的表扬、物质奖励外,还用形形色色的评价表、成长日记,班级成长档案袋等。如我们在用的学生“我的音乐成长日记”的形式来记录学生每节课的表现,期末进行总结。成长日记分为“课前准备、我会唱、我的表现、我的特长及荣誉”四栏,其中课前准备是小组长对自己组里小朋友课前的评价,好的记上☆;我会唱这一栏由学生对自己所学歌曲的评价,为自己打上星级;我的表现这一栏记录了每节课上老师的评价,贴上老师奖励的笑脸;我的特长及荣誉记录一学期来自己在艺术上面取得的成绩并把奖状复印件年贴在后面。每班建立一个档案袋,每学期末自评或互评的形式,教师及时鼓励、表扬、激励敢于实践,表现好的学生学期末给予 “小小音乐家”“音乐小标兵”章的奖励。让学生每节课通过自己的音乐成长日记都能了解自己的表现和变化,使不同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在音乐课上充分展示自己,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

对于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还不完全是一门知识的传授,我们更应该把音乐作为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尽情地感受,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种美好的感觉的。因此,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很注意适时、适度地启发和指导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音乐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

《音乐心育艺术》                                      湖南人民出版社



<1>

上一篇文章: 谈新课标下音乐课堂常规的培养
下一篇文章:音乐课中的互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