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论文
"眼睛注意看,耳朵注意听,脑子跟着想,精神要集中”这是许多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时就已经知道的道理,这也是家长和老师共同认可的.上课要听讲,天经地义.但我们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到了高中,认为政政治课上不上都一样,只要到考试之前死记硬背同样能够考高分。下面我想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人际关系学和美学谈谈看法。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就学生的学习而言,认真听讲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认真听讲体现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内因,内因是学生发展的关键.但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借助老师的力量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老师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是外因,而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高中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包含非常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如此博大精深的知识和理论,要"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一定要借助政治教师多姿多彩的讲课来完成.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人的意识的形成就是认识,情感,意志过程的整体,是个人心理体验的总和.政治课上学生认真听讲,是学生形成政治意识的过程.在课堂上,老师的幽默风趣的语言,清晰明了的思路,风格各异的教学方法,富有艺术的表演,可以从多方面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视,动和听,说两大通道来获取外界信息并做出相应反应,产生模仿认识心理,不知不觉中学生提高了多种素养。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政治课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比如:听觉分辨力、听觉记忆力、听觉理解力、听觉编序力、听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我们知道通过两耳听来的信息可以连续进入右脑,连续进入右脑的知识不会出现一小时忘记一半的情况.学生政治课不听讲,只能自己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东西是不能成为真正的意识.所以上课听讲则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教育学认为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现代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以最新的时事政治,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事件,趣闻轶事来引导学生,引领学生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有激情和趣味的学习哲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提高政治素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上课如不能认真听讲,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动手、动脑、处理信息、语言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难以提高.只能是学生到了考试前就机械重复,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突击,尽管取得了好的成绩,但不是学生真正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现代人际关系学认为人际吸引和人际合作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政治课的教学就是政治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收学生的过程。课堂上,教师总是力求以自己最佳的外表容貌,优秀的才华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展现给学生,以求达到很好的人际吸引,实现教学目标.如果政治课堂上学生不听讲,做其它事或者睡觉,其实学生就失去与教师沟通的机会,也失去了提高自己的品质的良好时机.另一方面任何人从事一项工作时,如果存在共同的目的,就应进行良好的人际合作.一堂政治课是师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经济素质和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共同目的.学生不认真听讲就是对教师的不合作,教师一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政治知识是难以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质.
美学上认为美可以刺激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中介---心理功能的交织活动而产生审美情感.现代政治教师上课都非常注重教学艺术性和生动性和趣味性,以此来调动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认真的教学,执着的奉献就是一种美.课堂中学生认认真真听讲,教师的教学美可以刺激学生的心理,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审美情感,带来美的体验.新的素质教育时代呼唤和谐的课堂,就让我们教师投入的教,学生认认真真的学吧.
上一篇文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实践初探
下一篇文章: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关文章
-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006-7-16]
- 试论政治课教学活动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2006-7-24]
-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2007-4-4]
- 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2005-12-26]
- 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三个突破 [2005-12-26]
-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环境教育初探 [2007-10-12]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个性培养 [2005-12-26]
- 浅论旁科知识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07-1-19]
- 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2007-12-17]
- 谈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提问 [200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