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政治教学论文>> 正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实践初探

2007-12-23 发布人:lwcool 作者:陈玫 人气:
[打印] [评论]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陈玫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并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的学科.政治课既是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知过程,又是接受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过程,它们不是独立的两个过程,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理论性强,关注现实问题是政治学科的一大特点,因此它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包括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以及评价社会现象的能力.品德能力也是政治学科中的重要能力,它包括品德认识能力,明辨是非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这种双重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政治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把"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政治课堂创造一种"研究性教学模式"不失为良策.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课程改革设置的研究性课程中,采取的形式主要是组织学生围绕不同的专题或课题,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入社会亲身体验,通过调查采访和归纳总结,得出研究结论.但是学生大多数时间都要在学校接受不同课程的学习,课堂成为他们接受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把研究性学习和各科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会为课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下就是我自己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些实践.
1,寻找课本与现实的结合点,选择切入口较小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接触社会,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同时通过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选择了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下册第七课第二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要求学生走入社会,寻找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并带到课堂上展示,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找假买假"过程,同时要求学生尽自己的所能与销售者接触交流,了解社会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认识,并尽可能为打击假冒伪劣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一周以后的交流中,学生带来了东西五花八门的物品如随身听,电筒,手套,书籍,香烟,缝衣针,伞,服装,长毛绒玩具,音像制品,食品,皮夹等,并讲述了他们的买假识假过程,有一些同学遭遇了销售者的白眼和冷待并差点遭遇更大的打击.选取其中的几段:
严同学:购买了小书店里出售的一本卡通书,上面的拼音和语法错误让人笑掉大牙.插图模糊不清,有的地方一片乌黑.学生感叹:这样的书落到小学生手里,不知道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什么影响
曾同学:从同学家里觅得缝衣针一盒,特意选取其中最为粗大的一根,用两个手指轻轻一拗,只听见一声清脆的响声,缝衣针断了.其他同学也尝试了一下.大家得出结论:如果用如此质量低下的缝衣针缝被子,恐怕不是如坐针毡而是如盖针被了,倘若如此,对人造成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
侯同学:在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购买了一个假冒的名牌皮夹.与其他同学的义愤填膺不同的是,他显得比较冷静,但是他的观点更值得我们深思——"这个皮夹不象食品化妆品那样会造成什么损害,而且在没钱的时候装点门面似乎也不错.那么多国家机关干部(指市场里的管理者和有权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的机关工作人员)对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都视而不见,我一个中学生手无寸铁,似乎更没必要去充当什么打假英雄."
樊同学:在一个批发市场购买了一副据摊主说是羊毛的手套,要求摊主开一张写明"羊毛"字样的发票,在据理力争了一段时间没有结果之后,遭到摊主的驱赶和辱骂,差点挨打.
课后同学表达了以下想法:1,这样的课让他们感觉轻松愉悦,而且自己参与收集资料,展示成果,很有成就感,同学之间的交流开阔了视野,对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理解深刻了.2,这样的活动延伸了课堂教学的空间,让他们走入社会,体验了课本上没有的社会生活.自己的经历会铭记在心,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都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3,没有轮到发言的同学都非常期待下一次能有机会展示自己.
以上的这个教学实例告诉我们:在时间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化整为零,分头行动,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每一个同学的作用,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这也正符合了研究性学习的全员参与的要求.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在这里,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上述事例中就包括与教师的合作,与社会的合作,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培养中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作为教师,给出研究主题,对学生的行动给予指点,在课堂上与学生角色互换,通过交流学习了更多知识,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素材,这又是教学相长原则的体现.同时这样的一种研究性学习带给同学的不仅仅是几件假冒伪劣产品如何识别的知识,更多的是学生有了一种体验,他们通过亲身经历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体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体验带给他们的记忆将是深刻而持久的,尤其是在活动中遇到的挫折,会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磨难石.
2,根据教材的内容,立足实际,组织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研究性学习,通过双方的合作与探究,分析原因,寻找答案,为解决实际问题作出努力.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下册的六七两课主要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想信念的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道路.但是学生却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必要性产生疑惑.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同学开展了一项小型的调查——"当代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的基本情况"——要求同学通过讨论自己设计问卷自己统计自己分析.以下选择其中的部分设问及统计结果:


<1> <2>

上一篇文章: 低年级思品课的情感教学
下一篇文章:高中政治课堂上为什么也要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