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政治教学论文>> 正文

低年级思品课的情感教学

2007-12-20 发布人:lwcool 作者:蒋小女 石欢华 人气:
[打印] [评论]


低年级思品课的情感教学
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去诱发,培养孩子们丰富健康的情感呢
在实践活动中诱发培养孩子的情感
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才可能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低年级儿童的情感主要是靠亲身体验产生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学前,我一般先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某一事物,形成直觉情绪体验,诱发他们的感情.例如:教学《我爱爸爸妈妈》这课前,先让孩子们回家观察,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生活情况,感受父母的辛苦.上课前,让他们汇报观察,了解的情况,谈自己的感受;课后,再引导孩子们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好事.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诱发情感,情感基础是稳定的,健康的,学习到的道德知识也便于形成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置身于学生之中,建立师生情感的连接点,以情诱情.
师生只有形成了情感的连接点,才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师生的情感共鸣,既有助于学生自愿打开心灵的大门,同时又是学生进一步把思想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那么,师生情感的连接点如何建立起来呢 首先教师要爱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以自己真挚,热烈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将情感的暖流注入学生的心灵,使孩子获得爱的满足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以情诱情的目的.例如:教学《我爱家乡》这课时,自始至终以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激励孩子们.学生回答了"长大为家乡做点什么"这个问题后,我接着说:"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因此,长大后做了一名教师.为家乡培养有用的人才."这时我感觉到情感上仿佛已经和与他们融为一体了.课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反映诸暨几十年来变化的图片.当然,建立师生的连接点,教师不仅要有真挚情感的感染,而且必须有自身模范行为的引导.
正确运用表达情感的各种方式,诱发学生情感.
教师的情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教学中怎样把这种真挚的"情"传递给学生呢 我认为:课前必须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揣摩语言,动作,表情等的方式.哪怕是对一个小小的提问.一个环节连接的导言,一幅图画的展现,备课时都要精心设计好,然后在教学中通过浅显易懂的儿童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蔼可亲的表情和恰倒好处的手势,把这种情感巧妙的传给学生,使其产生确信感.以《我们共同的家》为例:在讲到家乡与祖国的关系时.首先,我在地图上用教鞭指出:这一块是我们的家乡——诸暨,这一块是我们浙江省会城市——杭州……那么这一个个的地方与祖国是什么关系呢 孩子们很快意会了这层关系.然后,我再用教鞭画圈的手势,自豪的声调讲述并问道:将来我们诸暨的小朋友把我们的家乡打扮得像个小花园,(画小圈),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象个小花园,那时候,我们的祖国(画大圈)会是怎么样的呢 "像个大花园",孩子们骄傲的回答到.孩子们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从中也悟出了家乡是祖国的一块地方,爱家乡就是爱祖国;把家乡建设好了,我们的祖国就更加繁荣富强的道理,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打下了"从小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的烙印,做到情中有理.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思品课教学中,只要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以自身高尚的品行,真挚的感情,给孩子们精心创设诱发情感的各种条件,就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他们丰富,健康的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1>

上一篇文章: 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下一篇文章: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