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论文
思想品德教育是未来一代合格公民的思想启蒙课,良好人格的启始课,社会思想意识及共产主义道德的先导课.因而,它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这个主体有较好的发挥,真正让素质教育理论在课堂上有较好的体现呢 我想,最重要的就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思品与生活》这门新课程的教学,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及家长的共同配合下,下面谈谈自己引导学生参与思品课教学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人的能力,同时也是小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起点,萌发创新欲望的基础.小学生对思品与生活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教学形式,而活动则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因此,创设学生喜爱的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上课是一种享受,愿意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主题活动健康,安全要牢记.我通过创设情景游戏:一个小朋友从小摊上买了一些不洁净的食品,结果吃坏小肚子.教师结合游戏启发学生说说自己从小摊上买过什么食品,联系自己的经历,观察和感受展开讨论,说说不卫生食品的害处.然后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该买不卫生的食品,应该买什么和到哪里买卫生食品,帮助学生树立饮食卫生意识.这样的游戏活动,把抽象枯燥的道德认识寓于趣味的游戏活动中,活跃小学生的思维,唤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二,精心设计,提高参与质量
学生有了参与的激情和兴趣,教师不但要舍得给时间,同时还要组织好学生的参与活动,严格要求学生珍惜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人人参与,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参与质量.教师要精心指导他们有步骤,有目的地去完成思品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参与意识激励下,或是同座商量,或是小组讨论,或是全班发言演讲,或是即兴表演.例如:教学《礼貌待人暖人心》一文时,师生共同表演,使用文明语言,做出文明行动,运用范例指导,学生倍感真实,亲切,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学生尽情参与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给以点拨,诱导,鼓励,同时,尽量使课堂教学目的明确,形式灵活多样,不断巩固学生的参与激情.学生在自我参与中有了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越来越强了,思品课蕴含的教育道理也就更深入地渗透到了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明理的目的.
三,激励学生参与,突出主体地位.
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活动才是有效的.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一定要确保学生与被传送的新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因此,思品与生活教学,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亲自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同时,创设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活泼地发展,在参与中获取知识,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创新能力.如:主题活动:我们播种春天,我引导学生利用身边或家里的资源来开展观察和种植活动(种绿豆),并在技术上给予具体指导,让学生的种植获得成功.通过亲自参与种植活动,感受植物生长的历程及其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对植物的珍爱之情和保护意识.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学会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情感体验,人人都会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
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形成了信念,进而需要在行动中去表现自己.这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社会和场所.比如组织"热爱校园"的活动竟赛,学生人人参加,为学校做好事,有的在花园内竖起了"爱护花草,严禁入内"的牌子;有的积极主动地把办公楼打扫得一尘不染;有的把校园内墙壁上的污渍擦净,充分展现出了他们热爱校园的行为.此时,我又鼓励学生将健康的道德行为表现在体帖关心同学,老师,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节约水电,关心集体,努力学习等方面.我班的每位学生都主动地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用来帮助本班一位失去母亲的学生买学习用品;主动护送一位常赶集的盲老头回家.
四,引导学生交往,培养合作精神.
在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学生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因此,在思品与生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交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思品与生活教学中的活动,固然有个体活动,但更多的则是群体活动,活动中,大家相互协作,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协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如:主题活动:"六一"大行动.我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作业,绘画,书法等各种作品美化教室,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特别是注意引导和鼓励那些特长不明显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分工合作,各尽其责,紧密团结,体验到参与创造的乐趣,提高了自主活动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课后要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而是经过长期教育,慢慢渗透,潜移默化,反复训练,渐渐养成的,所以,学生所受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在主课堂,而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学生受的教育更丰富,更实际,也更深刻.因此,我在课后通过观察,了解,评估学生,为他们的德育实践创造种种条件.
据我了解,班上大多学生是独生子,父母为其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事事以孩子为中心,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造成许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小气,不懂去关心别人.但毕竟孩子的心灵是善良和纯洁的,他们的品德行为是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只要稍加引导,他们的行为会较易转变的.我平时多鼓励同学们去关心别人,并树立榜样,抓住先进典型和学生平日的行为举动让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例如:班长菲菲同学因和同学碰撞而摔伤,在家休养几天.我问同学们 菲菲同学身为班长,为大家做了多少好事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列举了菲菲同学平时种种感人事例,接着我又问大家:"那你们应该怎样去关心她呢 "这时大家却哑口无言了,想不出办法来了.看来同学们心理是想关心别人,但由于平时较少机会让他们去锻炼致使他们不善于表达,不知如何去做,于是我提议大家每人写封信给班长,表达自己的感谢和关心.大家纷纷举手赞成,踊跃参加.我又趁热打铁,问同学们,对于每天为我们会出辛勤汗水的爸爸妈妈,我们应该怎样去孝敬他们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有的说写感谢信;有的说帮忙做家务;有的说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条件,使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关心别人,孝敬父母的道德准则运用在实际行动中,以理导行,反复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一篇文章: 在思品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文章:浅论如何让哲学走进学生心中
相关文章
-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006-7-16]
- 试论政治课教学活动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2006-7-24]
-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2007-4-4]
- 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 [2005-12-26]
- 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三个突破 [2005-12-26]
-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环境教育初探 [2007-10-12]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个性培养 [2005-12-26]
- 浅论旁科知识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07-1-19]
- 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 [2007-12-17]
- 政治科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 [2006-6-27]